台灣的居家服務自民國91年開始推行,由居服員到家中提供一對一的照顧服務,內容包含身體照顧與家務協助。根據衛福部統計,截至113年底,一年內有超過35萬名失能者使用居家服務,佔長照服務人數的一半,可見居家服務在失能者照顧中扮演的重要角色。
建構在地照護能量,讓偏鄉長者不再被遺落
我們所在的南投縣地廣人稀,有80%的土地屬於山區,導致偏鄉長者及身障者有照顧需求時,因地處偏遠導致資源不足而陷入困境。另一方面,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機會,許多家庭成員不得不離鄉工作,使得原有的家庭照顧力量日益薄弱,進一步加劇了偏鄉照護資源的缺口。
針對這一現狀,本會長久以來辦理照顧服務員訓練,然後聘請當地受過專業訓練的照顧服務員,深入偏鄉家庭,提供量身訂做的居家服務,努力縮小城鄉間的照護資源差距,實現社會公平正義,同時減輕家庭照護者的負擔,成為偏鄉弱勢群體的重要依靠。
偏鄉照護的挑戰:資源有限下的服務困境
但至今為止,我們在偏鄉的服務仍時常受限於:1.當地照顧資源不足,若居服員請假,很難找到代班人力、2.部分使用者沒有電話,無法即時聯繫,增加服務的困難度。
例如在仁愛鄉有一位長輩,因青光眼幾乎全盲,平時獨居,只能依靠親友與居服員協助。家中天花板有許多道長裂痕,下雨時就會滲水,地板濕滑難行。最近因連日大雨路況不佳,居服員考量風險只能先暫停服務,但我們也擔心長輩如果不慎跌倒,可能要到隔天才會有人發現。
建構偏鄉照護網絡,守護每一位失能者的家
因此,我們希望藉由此募款,讓無法負擔費用的失能者家庭,能夠使用居家服務,居督員進到案家來媒合資源,讓長輩能夠在地終老。同時建立偏鄉居服員就業機會,讓在地人願意回到家鄉工作,由在地人照顧在地長輩。
居家服務支撐了許多家庭的照顧責任,特別是在資源匱乏的偏鄉,往往是失能者能繼續留在家中生活的唯一依靠。此募款所得的經費,都作為偏鄉長者與身障者支應居家服務的費用。
NPOchannel所提供的平台,輕鬆獲得公益團體的資訊,整合國內數十家公益團體所推動的勸募專案,詳細地公佈每一個勸募專案的需求分配制度。無論是替受贈者募集資源,或是保障捐款人的權益,我們相信藉由公益交流平台,公益組織 可以更明確地服務社會大眾。